邱丹老师成功的背后,是她平日对学生细心观察,耐心指导的结果。她的班主任工作案例《中二病诊治手记》,是她平时点滴德育工作的结晶。
邱丹老师成功的背后,是她实践独有的班主任观,并在德育日常中认真落实、悉心感悟的结果。她的班主任观演讲——“做一个有钝感力的班主任”,赢得全场一片掌声。
邱丹老师成功的背后,是她身后的重外德育团队,核心凝聚力集中展示的结果。重外注重对每一个班主任耐心的培养和指导,邱丹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在重外德育团队熏陶下,慢慢成长起来的优秀班主任。从2009年参加“第二届重庆市少先队辅导员风采大赛”全能综合特等奖,到2018年参加“重庆市第八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综合一等奖,这近十年的时间也是重外飞速发展的十年。
本次比赛,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 2017年12月进行了校内选拔,2018年3月邱丹老师以九龙坡区综合全能一等奖第一名的成绩晋级重庆市总决赛。这一路走来,有沈嘉、肖艳两位副校长的高度重视,有学生处全体同仁的热情关怀,有学校德育工作坊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有冉启兵老师全程陪同。一次次的比赛都亲自陪伴,字斟酌句的进行商讨,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细细推敲。临比赛前,像大哥一样,从生活上到精神上都给予邱丹老师无限的关心和爱护。这是重外人重外情的温暖流淌。
邱丹老师的成功,是她现任教班级初2019届4班德育工作的成功,更是w88登录学校德育团队的成功。重外像邱丹老师一样优秀的班主任还有很多很多,相信重外的班主任们都能坚持初心,砥砺前行!
附:《中二病诊治手记》
案例背景:
“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进入初二,孩子变叛逆,爱说“别管我”,家长很苦恼。学生变暴躁,总爱“搞事情”,老师很烦躁!这不,校服裙子下面搭紧身牛仔裤,自习课上莫名尖叫,集会时慢吞吞地摇进队伍……这时,班主任通常是狠批痛骂一顿,虽然一时震慑了学生,但因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没有让孩子清楚地认识自身的问题,总是会不断复发。于是,我和班委商量决定,先开一个主题班会,找找病因,好对症下药。
实施过程:
一、召开班会
板块一:认识自我,明确“中二病”症状
1、问卷调查:
在班会前,让学生做了一个“梦里花落知多少“的匿名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错不在自己”,“认为自己不被人了解”的心理倾向十分严重。
2、明确概念:
明确了同学们以上的情形,其实就是“中二病“的典型症状。“中二”指初中二年级。“中二病”指的是青春期少年特有的自以为是的思想、行动和价值观。
简言之就是:自我意识过盛、狂妄,总觉得不被人理解。
板块二:剖析自我,正确直面“中二病”
1、自由发言:
引导学生,列举出班级中典型的因“中二病”而违纪的行为:
①公然和老师顶嘴
②对老师吹毛求疵,给老师挑刺
③故意不穿校服、乱穿搭校服
④背着家长老师抽烟、喝酒
⑤在学校忍不住用手机,刷QQ、微信、打游戏(偷偷不交手机)
⑥超级迷恋“二次元”动漫,课堂随时想看
⑦课堂上喜欢乱接嘴(以引起关注)
⑧课堂上突然发出较高的声音或笑声
⑨喜欢为犯错的同学出头
……
2、个人发言:
核心问题:当他人的“中二病“行为影响到你时,心中感受如何?
通过梳理统计发现:厌恶的有73%、希望被老师严惩的有21%,无所谓、理解、同情心态的比重较小。证明中二病行为给周围的同学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是不受待见的。
板块三:提升自我,合理调节“中二”情绪
1、小组讨论:
(1)当自己出现“中二病”症状时,该怎么调节?
(2)当同学出现“中二病”症状时,我该怎么办?
2、探讨方案:
讨论之后,同学们整理出了几条应对举措。
(1)自我调节。比如:有孩子就提到了“遇事冷静60秒”。
(2)相互提醒。大家一致认为:班委要工作到位,同学间要互相提醒。
(3)班规约束。有好几位同学提到:要重新修订班规,把中二病的治疗管理写进去,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
(4)艺术惩戒。第6组建议:经多次教育无改变的,要进行适当惩戒。
(全班出谋划策,提了以下点子)
点子一:陪我去看流星雨。针对集体活动中不主动积极的同学,班主任和他们相约课后,和他们一起完成他们此前没有完成的事情。
点子二:三人行有“牛”人。针对不完成作业、拖沓完成作业的同学,班主任请他给自己讲题。
点子三:文明宣讲广播站。针对有不当行为的同学,在教育后,整合正能量材料,进行相关行为的正面演讲,办手抄报等。
小结:我们不能奢望一堂班会课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接下来我针对班级出现的“中二病”典型情况,开展了系列化的主题班会。对症下药,进行会诊。
二、开展系列化班会
1、从自我心理调节入手的主题班会
第十一周 周一主题班会 “花未全开月未圆”
引导他们认识自身不足,摆正自己的位置。
第十三周 周一主题班会 “乾坤大挪移”
引导他们在极端情绪来临时,学会正确地转移负能量。
2、从加强班级管理入手的主题班会
第十五周 周一主题班会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针对学期以来,课堂上、集会时特立独行的案例进行专项讨论。对修订后的班规执行过程和程度,进行分析和总结。
第十七周 周一主题班会 “羞羞的铁拳”
为更好地迎接期末,让大家再次在民主议事的基础上,对班规进行微调修改,以期待班级最后打出漂亮的冲拳。
小结:根据班情,开展班会。通过系列化的主题班会,从班级整体情况上看“中二病”的症状到期末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当然除了班会上的集体教育外,对于“症状”较重的学生,需要课堂内外的全覆盖。我辅之以疏导谈心的方式,帮助孩子们翻过“中二病”的坎。
二、疏导谈心
方法一:文字疏导
可以在札记中进行笔谈,和学生加强心灵的交流。在札记本上,留下一行行真情的劝诫,告诉他何可为何不可为,为何而为等。
方法二:语言沟通
语言的力量是世界上最真诚的力量,首先不是从语言上对其进行全盘否定,而是从侧面先挖掘他的闪光点,然后再对他不妥的行为,进行引导,让他先有被认同的成就感,再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
方法三:活动引导
组织建立适宜的其它班级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当自己还是螺丝钉的时候,就先踏踏实实地把螺丝钉的角色扮演好,然后再去想当大齿轮。引导他们避免,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与别人比较。
方法四:小组关爱
组内成员交互关注,理解组员想要通过表现自己来获得他人认同的这种行为,形成引导式关爱,比如,有人没有被得到认可,从以群制独的层面引导其不要无端地放大挫败感,要透过一切消极因素,看到积极的一面。
方法五:家校沟通
“育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家校共育,就是一个拔根的过程。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知晓学生在家和父母的相处模式,才能更好地对孩子疏导谈心。
小结(“中二病”诊疗效果):经过半学期的有针对性的“诊疗”,班级里因“中二病”而违纪的情况大有好转。在全班共同努力之下,在初二下的开学典礼上,我班以“五星之班”的殊荣,站在主席台上主持开学典礼!
价值说明:
初中二年级是初中阶段学生进行分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各种心理问题、班级矛盾层出不穷。抓本治源,才是这一阶段的关键。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学生正确认识了自己,真实剖析了自己。在系列化的主题班会过程中,学生学会合理调节和控制“中二情绪”。在教师引导的“疏导谈心”过程中,学会了沉淀、反思,也加强了家校沟通。同时,辅以恰当的“艺术惩戒”,力度要足够,但方式一定要是学生能接受的。学生发生在班级里的每一次事件,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是教育的资源。特别针对“中二病”的学生,每次解决问题的过程,都是感化学生,凝聚人心的过程。愿我们能更好地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自己的
青春期,让他们“中二不二”!
附:做一个有钝感力的班主任
一提到班主任,大家脑海中是否浮现出这样一个形象:hold得住多动,拆得散“鸳鸯”,控得住轻狂,打得过嚣张。总之给人的印象就是:激进。而我却主张,做一个有钝感力的班主任。
钝感力是什么?是笨拙、是木讷?非也!日本作家渡边淳一说,“钝感力”是一种“迟钝的力量”。
做一个有钝感力的班主任,面对学生问题,要冷静对待。
初中生,就是青春期里带刺的玫瑰,既美丽芬芳,又多刺难管。面对学生的吐槽,不要反唇相讥;面对学生的错误,不要恼羞成怒;面对学生的问题,不要轻易下结论。“心平方能水现月,气和才见天无云!”留出时间空间,认真审视后再处理。不鸣则已,一鸣“服”人。
做一个有钝感力的班主任,放手让孩子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强势的班主任,总喜欢主宰学生。各项活动,总要一手包办。一个有钝感力的班主任,能巧妙地退居二线,成为学生活动中的跟跑者,而不是领跑者。在体艺文化节中,让他们自己去招贤纳士;在外语文化节中,让他们自己去倾情演绎;在主题班会中,让他们自己去策划编排……看着孩子们,如花儿一般在春天斗艳,如歌鸟一般在林间争鸣,如狮子一般在旷野称王。
做一个有钝感力的班主任,从容治班,不患得患失。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是不少班主任的情节。一个有钝感力的班主任,能坦然面对得失,不会因班级量化而患得患失,不会因家长的误解而苦闷忧伤,不会因得不到肯定而茫然迷失……一个有钝感力的班主任是淡定、从容的,他们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反省内化,坚持初心,砥砺前行!
古人言:大智若愚,大象希声,大美无形。钝感力,是“心路玲珑格高调”的敏锐力,是“繁华落尽见真淳”的淡定力,是一种看不见的竞争力!